当前位置:首页 > 特色民俗

至尊汤泉——至圣拜“汤”

发布时间:2023-10-25 16:06:38浏览次数:1602

史载,孔子是古汤头温泉的首位"贵客"。

追溯汤头温泉的悠久历史,可以说,其被人类利用的源头起始于五千年前的"神农" 时代:公元前四千多年,"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,知水泉之甘苦,令民之所避就"。而史有确据的汤泉迎来的第一个名人,便是中华第一圣人—孔子。

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一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鲁国陬邑人(今山东曲阜)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夏邑),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、大教育家。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,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

孔子曾受业于老子,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,晚年修订六经,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相传他有弟子三千,其中七十二贤人。孔子去世后,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,整理编成儒家经典《论语》。

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"天纵之圣" "天之木铎",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,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, 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。孔子被列为" 世界十大文化名人" 之首,被尊为儒教始祖(非儒学),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,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、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"大祀"。

孔子的思想纷繁复杂,其中之一,便是注重文化之旅、自然之游,倡导"山水比德观"。孔子一生行游天下,注重听乐观礼,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。据史书记载: “孔子曾西入周室, 问礼于老聘,学乐于苌弘,观帝王之治。” 醉翁之意不在酒,孔子人周之意在于向老聘学习乐礼。另 外,孔子访齐,曾与齐太师交流关于"乐"的见解并达到忘我的境界。《论语.述而》: 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学之, 三月不知肉味,日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’”孔子行游四方中学习、欣赏古代的礼乐文明,这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旅游。

除了提倡听乐观礼的文化之旅,孔子还注重体悟山水的自然之游。对于山水自然景观,孔子更注重"美"的感受,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:"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;知者动,仁者静;知者乐,仁者寿。"在孔子看来,智者的聪明敏锐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,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 沉稳的大山相通。这就是"山水比德"的审美观、体验观。"比"指象征或比拟,"德" 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质,意指在欣赏山水自然景观时,根据其特征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,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。

史载,孔子"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人,童者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泳而归"。浴乎沂, 即在曲阜以南的沂水中泡浸温汤,可见孔老夫子是汤泉文化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。

孔子从小就聪明好学,15岁即"有志于学",20岁时,学识已经非常渊博,被当时人称赞"博学好礼"。30岁时,已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,开始广收学徒,开创了私人办学之先河。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,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。而七十二贤中有十多位是沂蒙籍人士,如曾点、曾 参、仲由、澹台灭明等。在师生交流过程中,孔子对毗邻鲁国的沂蒙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,并且对沂蒙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曾向郯子"问官"。

公元前525年,孔子偕子路、颜回等七十二位弟子到郯国拜会郯子,向郯子学习古代官职知识。在谈到周游齐鲁大地的感受时,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:"登东山而小鲁,登太山而小天下。" 东山,即现在的蒙山,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,因其森林覆盖率高,含氧量大,被誉为天然氧吧;太山,即泰山。在孔子陶醉于泰山的雄伟、蒙山的壮观之时,郯子捻须而笑:" 你可到过汤山吗?"郯子这一问,弄得博闻广记的孔子倒不好意思起来,只得起身施礼,说:"老师教诲, 愿闻其详。"见孔子如此谦恭,郯子示意孔子坐下,说: " 汤山在莒费之间,离郯北行120 里, 沂河东岸便是。山虽不高,但颇有灵气。山下有二泉,终年泉水沸扬,沐浴可祛百病,饮之延年益寿。"孔子听罢,立时起兴。本来,孔子对山水文化就有浓厚的兴趣,这番听得郯子一叙,竟彻夜难眠。

第二天一早,一夜未眠的孔子便按捺不住叫起随从,按照郯子的指点,一行人急忙出发探访汤泉。顺沂河东岸北行,临近地界,但见两条丘陵自北而南延伸而来,一卧沂河东侧,一傍沭河西旁。岭上万花红遍,如长虹落于人间,遂称为长虹岭。两岭之间,突兀出一座浑圆的山。山上松柏滴翠,鸣鸟啁啾,山下云雾蒸腾,有童子裸体进出其中。孔子等人近前一看,只见两眼泉水喷腾而出,大如车轮。见此情景,近乎一夜未眠的孔子赶忙解带宽衣, 缓步走入氤氯之气中。温蒸之下, 孔子顿觉周身舒泰,倦意全消。出浴后,孔子感叹道:此泉之贵,但愿不为王侯独占也。于是,孔子在泉边即兴讲学,将仁爱、礼治、孝悌等传统文化融人汤头温泉文化中。史书对孔子来汤泉的记载并不详细,也无从知晓孔子带领他的弟子们来过多少次,留下过多少遗存, 但可以肯定的是,自此,孔子周游列国讲学期间,数次专程赴汤头沐浴。

明万历年间,尚存一石碑,记载了孔子沐浴经过。此即后人现在敬立的"夫子入典处"石碑。"夫子入典处"最早留下文字记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。据留下的碑刻记载,当时此地有两个汤池,一个外汤,一个小癞汤;建一景点,即"夫子入典处";立一碑,上面简约记载了春秋时期孔子曾率弟子到此地沐浴过,作为对圣人的尊崇,特立碑纪念。后来建立了夫子庙,并在庙前立了一块庙碑,现仅存碑文一幢。碑上用颜体刻录了《论语》的两段内容。其一:“子日: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,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其二:“子夏为苔父宰,问政。子日: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后来,小癞汤被挪至夫子庙前, 碑即拆除。外汤后来分成两个汤,几经更迭,最后建在桃园。桃园也叫寇家林,是当地寇家的庄园。寇家曾经很辉煌,但后来败落,庄园被官府收回,在此处建了外汤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农民在此地耕作经常发现一些秦砖汉瓦,估计应是寇家林地中的墓葬物品。外汤的建设比较考究,墙上刻有岩画,内容反映的是穆天子、孔子、秦始皇、温水侯、琅珊王、郦道元等历史人物在汤头沐浴、建设、巡视的情状,惟妙惟肖,生动传神,呼之欲出。孔子的到来, 将儒家的仁爱、礼治、中庸、和谐、孝悌等文化因子赋予了汤头温泉, 提升了汤泉的文化内涵。汤头温泉不再以单纯的自然景观取悦于人,而是呈现给世人以全新的面貌,使每一个沐浴者无论是在躯体还是在心灵上都能得到洗礼和净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