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特色民俗

您知道河东汤头温泉的“汤神奶奶”吗?泡汤“摸”药,如歌传奇!

发布时间:2024-07-23 08:07:02浏览次数:1398

在被誉为中国”四大甲级天然温泉”之首的河东汤头温泉,每年的清明时节,虽有”洒洒沾巾雨“的惆怅,却正是“春城无处不飞花”的好时节,此时当地人必做的一件事除了踏青祭祖品寒食之外,便是男女老少争先恐后“赶头汤”

传说,清明节的头一天夜里,汤神奶奶就会到汤泉里“降药”。“降药”品种有200多个,什么病都能治。清明节这天一早下汤,叫做到汤池里“摸”药,“摸”到哪种药就治哪种病。越早越好,越早“摸”药,感觉着药效越高,对外人就说:“俺早去了,俺摸来了!”。
由于汤头温泉水确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,因而这一习俗得以流传下来。直到今天,汤头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清明节一早前来下汤“摸”药的还很多。由于清明节只有前后几天,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,久而久之,延续到每一天的早晨都可以提早下汤“摸”药,这一做法就叫“赶头汤”。
在汤头温泉及周边方圆数十里的人们的心中,汤神奶奶无比神圣,是可以保佑众生平安幸福的重要神灵之一。每年清明节,汤神奶奶生日的这天,汤头当地及天南海北的人,尤其是曾来汤头下汤治病的人,都会来还愿,给汤神奶奶上香,感谢汤神奶奶给他们治好了疾病,同时又祈求汤神奶奶的庇护,保一生平安。
于是,清明前后几天,人们早起于凌晨时分,便早早来汤池泡汤“摸”药,久而久之,慕名来汤头温泉下汤,祈求辟邪除病求平安的群众,一年多过一年,一代盛过一代, “赶头汤”已成为汤头温泉及周边民众流传千年的古老习俗。而今“赶头汤”已延伸至整个4月,古老而又传统的“摸”药“赶头汤”民俗,演变成了“早春勤泡汤,一年四季都安康。”
“赶头汤”很不容易,要起得早,只有早起早洗才能“摸”到药,或者“摸”到的药纯度高,治病、保健效果好。对汤头当地人来说,“赶头汤”不算难事;而对外地人来说,就不那么简单了,需要及早做好准备,往往是半夜起床上路,如果是老人、儿童或病人还需要照顾,真是扶老携幼“赶头汤”。古时候没有什么像样的路,也没有路灯等设施,往往是黑天半夜去下汤,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到汤头天不明。外地的客人则“裹粮而至”,甚至沿途要饭而来,他们中一些人甚至常驻汤头,有的就是露宿池边,为的就是“赶头汤”。现在看来,“赶头汤”除了疗效方面因素外,早洗汤水干净可能也是原因之一。

“赶头汤”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,一是起得早,有准备,带着兴奋的心情而来;二是现场情况难忘,前来赶汤的人都赤条条光着身子,围在池边,试探着捧着汤水往身上浇,也有一些不怕热的人,急切切跳下去,目的就是“摸”药,有病治病,无病强身。

 相传,汤山冰雪融化、温泉里热水涌出的时候,附近的老百姓惊恐万分,以为将要发生新的灾难,纷纷打算逃往其他地方,眼看一片刚刚恢复生机的沃土就要被遗弃。恰好村子里有人得了浑身长疮疖的怪病,恶臭难闻,神志不清。村民都当瘟神一样躲避他。“汤神奶奶”施展神力,在夜里给这个患病的人托梦,把他引到涌着热水的泉子里。第二天人们在热水泉子里发现这个人时,以为他被淹死了,可是那个人却爬了出来,神清气爽,满面红光。后来这个患病的人每天都来洗浴,竟然完全恢复健康,人们十分惊奇,一传十,十传百,前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多,无不满心感激泉水的神奇,都称这里为神泉,“汤神”和“汤神奶奶” 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。 
汤头温泉“汤神奶奶”文化产生发展,与中华民族的水崇拜是一脉相承的,其最原始的功利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和人类自身的数值繁衍(这与水生人、生万物的观念有关),其中心内容是对汤泉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,和由此引发的对掌管温泉水的神灵的崇拜。数千年来,悠久的历史、灿烂的文化和神奇的功效,使”汤神奶奶”的形象逐渐得以神化,成为植根于人们心中、为人们顶礼膜拜的一方神仙、神灵。与之相应的,就是民间历史悠久的供奉“汤神”,四时八节上香俸祭祈求庇佑众生。据汤头温泉资料记载,“汤神”庙的修建“不计年载”,现已无从考证。温泉周边的老人只知道原“汤神”庙建在“老汤”(今煤矿疗养院前汤河东岸)附近,为普通三间土坯房,正面供奉着“汤神奶奶”、“汤神爷爷”,神像铸铁而成,真人般大小,高大威猛,憾人心魄。门后还有泥塑的“疙瘩爷爷”,门前100米处是“野馆汤泉”碑亭。“汤神”庙终年香火兴旺,尤以每年清明节前后为盛。传说每年清明前一天,“汤神奶奶”要在汤池中下药,清明节“下汤”,百病皆除,极其灵验,因而清明前后前来祭拜“汤神”、“下汤”的人特别多。明万历年间另在“汤神”庙东南100余米处建有“火神”庙,供奉“华光大帝”,陪供“关公”,院内并立有“孔子浴典处”石碑。遗憾的是,“汤神”、“火神”二庙皆毁于侵华日军的野蛮炮火,“野馆汤泉”碑亭及其他名家碑刻也与此间荡然无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