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泉区珍稀文化遗存与民俗风情系列三:千年汤桥
发布时间:2024-04-18 20:30:13浏览次数:2376
在古老的汤头温泉区域,许许多多的历史遗存经年累月,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它们千百年来守望的故事。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,除了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古老汤泉的历史发展脉络,还向人们展示着汤头温泉的底蕴、底气与曾经的繁盛、如今的华彩。
在山东观唐温泉国际度假村内的西南侧,一座逾千年的汤河古桥静静地卧在一汪荷花丛中,成为见证千年汤头温泉文化发展历程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。行走其上,仿佛置身时空遂道,令人产生无限暇想。
汤河古桥,原横亘在汤河之上的一座双石板桥,据碑文记载,此桥至少有1100年的历史。曾在宋宣和七年、明嘉靖三十年、清宣统元年进行过三次重修。现在观唐温泉所看到的古桥,基本保持了北宋时期的原貌。
公元2009年仲春,当地政府实施汤河提升改造工程,清淤蓄水,建坝修路,造福于民。此时,千年汤河古桥因地势底洼即将被淹没。其实,早在1985年,当地政府为改善汤头温泉周边交通出行条件,在该桥下游三十米处修建全新汤河大桥后,此桥弃用。人们虽感觉婉惜,无奈从河底搬移工程浩大。恰在此时,山东观唐温泉度假村在沂河畔修建观唐温泉,从拯救汤泉文化,留住汤河人文脉和记忆出发,出资十余万元,历时二十余日,动用挖掘车、铲车、吊车、拖车,日夜作战,将汤河石桥整体人工拆除,移至沂河东岸的观唐温泉度假村内,并作为景观复原建设,修旧如旧,恢复清朝原貌,妥善保护,永久保存。
据碑文记载,汤河古桥,最后一次重修于大清宣统元年春夏(1909年),全部由个人捐资修筑。以前,无论是天子朝臣,还是贩夫走卒,南来北往进出汤头温泉,都会经过汤河古桥。清朝时的青石桥板,是从沂河以西十余公里以外的山上转运而来,雇用了当时从潍县(潍坊市)到汤头送卤岗的木轮马车,每车用两套牲口(四匹马)牵引,而穿过沂河时,则需每辆车动用四套牲口(八匹马)。清重修自一九零七年十月二十一日(农历)开工,历经八个月,次年仲夏完工。该桥青石结构,长九十米,宽一点六米,四十拱,由八十八块石板构成,水面下以二层青石为墩,上铺三十厘米厚石板为面,墩面相钩,结构严谨。虽历经沧桑,仍坚不可摧。至今,桥面石板的深深车辙痕印仍清晰可辨。
此桥在(北宋)宣和七年(1125年)进行重修时,换成双石板桥。据村中老人回忆,解放前尚有一石碑记载:此前,为单石桥,行多不便。明嘉靖三十年(距今500余年)亦进行过重修。
汤河古桥已完成通行使命,继又承担起延续汤头温泉文脉之景观重任。如今,汤河古桥已完成复原建设,屹立于生生不息之沂河东岸,作为景观,见证着汤头温泉的变迁。